一、報盤 在國際貿易中一般是由詢盤、報盤作為開始。如您在香港國際采購網上收到第一條外商詢盤通俗意義上也可以說“詢價、報價”,但 實際磋商的內容包括:所購產品量的標準等級、質量等級、規格型號、技術參數、包裝方式、 交貨期的要求、運輸方式,然后是價格。
二、接單(簽約) 貿易雙方就報價達成意向后,一般需簽定《購貨合同》(Sales Contract),約定商品名稱、 規格型號、數量、價格、包裝、產地、裝運期、目的港、付款方式、索賠、仲裁等內容這標 志著出口業務的正式開始。
三、付款方式 最常用的國際付款方式有兩種,即 LC 和 TT。 1、LC 信用證分為光票信用證和跟單信用證兩類,但最常用的還是跟單信用證,即附有指定單 據的信用證。簡單地說,信用證是保證出口商收回貨款的保證文件,是銀行信用。遠期和即 期信用證的選擇,不一定即期的就好,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:如果做即期又對開證行信用或 不符點擔心則最好要求客戶安排保兌,就成了“雙保險”;做遠期的話,銀行都提供貼現的 融資業務,不過要收取貼現率,目前一個月約是信用證金額的 0.5%,如 LC90Days 則為 1.5%, 這個要在定合同的時候與客戶協商好,需由客戶承擔。 2、TT TT 付款方式是以外匯現金方式結算,由客戶將款項匯至貴司指定的外匯銀行賬號內, 有前、后 TT 之分,“前、后”是相對于(排產或)船期來講的。 注意:如果對新客戶采取又是 LC 遠期或不保兌的即期,或者說對老客戶采取遠期 D/P、 D/A 甚至 OA 這樣的方式,有一個辦法可以既規避收匯風險又可以留住生意甚至擴大生意, 那 就是 投 “ 出口 信 用 保險 ”。
四、備貨 備貨在整個貿易流程中,居于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,技術、品質、數量和交期須按照合 同逐一落實,尤其在 LC 付款條件下交期更顯重要。業務員必須要在整個過程中緊密關注并 做好協調,尤其對生產和品質比較弱的企業。
五、包裝 很多國內企業不重視這一點,其實不管民用、商用還是工用產品,包裝都是產品的重要 組成部分,必須要在保護性、嘜頭標識上做到合格和專業。
六、報檢 1、屬法定檢驗的出口商品,須辦出口商品檢驗證書,這是出口報關的前提。目前我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主要有四個環節:報檢---接受報驗---抽檢---發證。2、有的客戶還會要求第三方機構的檢驗證書或自己派驗貨員過來檢驗,我們也需要及時聯絡、送檢(或接檢)和取得證書,在 LC 付款方式下,此檢驗證書也是需要提交的重要單據。
七、報關 須由專業持有報關證人員,持箱單、發票、報關委托書、出口結匯核銷單、出口貨物合 同副本、出口商品檢驗證書等文本去海關辦理通關手續。但是,很多公司目前都是由委托貨 代來做報關的,為了效率和專業。
八、裝船 無論做 FOB 還是 CIF,我們都要積極與貨代聯系定艙,越早越好,讓貨代選擇價格優 惠、信譽好、船期、航程合適的船公司,應在交貨期兩周之前向貨代發出書面定艙通知,隨 后盡早確認拉柜(也叫做箱、做柜)日期。 裝柜日確定后,我們要與生產更緊密溝通進度確保裝柜。在裝柜日,最好親自或安排監裝,如果要客檢那同時還要提前安排好時間的銜接。 柜拉了,海關放行了,裝船了,船開了,要配合貨代認真對單,CIF 情況下要安排好付 運海運費,要確認貨代及時給你投保了,從而第一時間取得正確的提單和保單。